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成果展示

语文教学手段应用的思考

【编辑日期:2018/6/30 22:47:01】 【作者:曹村中心校】【来源:www.2222.net】【阅读: 】 【字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到了各个领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此谈谈我个人的理解与思考。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写道:“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完全陶醉了,沉浸在了作品的意境中。可是陶醉的只有先生,先生有多年的阅历,积淀了多年的文学素养,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意境,而文中的“我们”都趁先生陶醉之际溜之大吉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读不懂呀,“我们”也只能“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所以先生的课堂便出现了学生逃跑的情况。

那是鲁迅生活的年代,可是今天的时代就不同了,“先生们”可以借助外界的各种渠道来帮助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这便是信息技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那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据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定位:“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基于这种表述,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本质是工具,不应成为教学中的亮点,真正的亮点应该是运载的内容,真正的目的是学生的学习。将现代信息技术特点、语文教学特点、学生主体性特点三者统一于教学实践中,才是合适的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究竟怎样优化语文课堂呢?

(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利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以学科知识为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情境,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启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如在学习《观潮》时,开始学生觉得这篇文章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于是我就制做这样的一个课件:通过大海来潮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再搜索到战争时期水兵训练的场面播放给同学们看,并音频播放课文朗读一边用声音配合,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文章语言的魅力,充分地品味这篇文章的气势。

(二)学生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得到激发,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音频、视频、录音、图片等,把课文内容与情境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从而提供了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新课导入,如果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开发潜在智慧,也为整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如在《口技》这篇文章的导入中,我用视频播放相声《洛桑学艺》,让学生知道口技艺术是我国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口技这种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更让学生感觉口技的生动有趣,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强烈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同时激发他们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兴趣,更能激发起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等不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例如,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时,我运用多媒体在播放优美和谐的背景音乐的同时,展现生动形象的描写春天的四幅美丽图画的动画画面,并且及时穿插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这就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将学生带入了美好无比的春天,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读通了课文,读懂了课文,读透了课文,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书本内容,学生主要是根据书本上的文字来学习的,由于年龄、阅历、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仅仅只看抽象的文字,则往往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对景色变化描写得极其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我借助于多媒体将文字描写得景色逐次展示出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使从未到过济南的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并进而促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更为丰富的景色。二是可以化繁为简,有利于启迪思维训练。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不但篇幅较长,思想感情丰富,而且还涉及到很多其他内容。运用多媒体,就可以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文学习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体现的也尤为突出。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大量地批改,学生存在的问题自然是很多。但是作文评奖课堂上,老师就单用一张嘴,很难将作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观地反映给学生。而在有电教媒体的课堂上老师便可以将作文中的问题提前呈现在课件中,再将此信息合理的反馈给学生,并作出正确的引导。学生们也能直观地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加大了课堂容量,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但也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或冲击了教学。

1、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的教学速度增快了,对学生的课堂反映以及课前课后的复习自觉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挑战,加上不断丰富的教学形式也容易让学生眼花缭乱、乐不思蜀,课堂知识拓展的部分也容易喧宾夺主,课堂知识极容易被一些缺乏自辨力和控制力的学生淡化或者不知所从。而对于没有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课下复习的内容不能像有电脑的学生那样复制到软盘里回家复习,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解决这方面的矛盾,让学生更加明确教学重点、紧跟知识点而又不影响课堂容量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再细致些。

2、课件的运用虽然经历了一个由彩艳多样到简练实用的过程已经较适合课堂教学了,但在多数情况下还只是发挥着代替板书的的作用,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学软件缺乏只能让教师自己动手去做,而如何让每节课都能发挥作用就要求教师的工作再细致些。客观的说,现代化教学技术简化方便了课堂教学,但也对课下功夫要求的更多了,备课量急剧增大而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堂堂内容进行全方面的细致研究,仅从重复积累来解决时间与内容的矛盾是不可以的,而同行之间的分工合作也不能调和个性教学的差异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差异。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掌握程度还不能完全跟上教学需要,一些教学软件不能按自己意愿加工,这些也是课件简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有效载体。利用容量大的特点,有些教师纯粹的提供大量的习题,把多媒体的运用等同小黑板,成为现代化工具的奴隶,使多媒体失去原有的效能。

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过程,它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在和教师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崇高品格及美德的熏陶。这一点仅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想适应网络教学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素养,适应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