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成果展示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日期:2018/6/30 22:29:57】 【作者:曹村中心校】【来源:www.2222.net】【阅读: 】 【字体:

 

众所周知,语文由于学科的特点没有其它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同时对教师自身的条件要求过高,普通话等级、板书的好坏、情感的表现、个人知识的储备等一系列内容。想要教好语文,单靠教师讲黑板写是不行的。随着课改的推进,信息技术也逐步迈入课堂教学,由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就可以知晓,语文教学中一旦使用,就会突破对教师内在的和外在的诸多限制,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效果显著,就如一句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下面就本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1、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改变了学生传统的知识获取模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语文知识,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互动学习软件自主进行探究、利用网络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利用互联网搜索更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得语文知识的平台,从而使语文学习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传播媒体也从单一的粉笔加黑板向多媒体转化。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原来一些比较难以表达的分析过程变得直观形象,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互动学习软件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演示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软件,在实际操作开展探究性学习。

实时监控系统可以使教师同时了解多个学生操作情况,与传统的课堂巡视相比,教师的监控效率和效果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并可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或实时显示学生的操作情况。

3、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快速搜寻更多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图片等),还可以搜索和下载合适的教学课件,使单纯的自制教学课件发展为自制教学课件和通过网络搜索和下载适用的教学课件互为补充,从而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纸化教案设计不仅可以方便地进行教案的实时修改,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把信息技术融合于语文教学之中,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语文教学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深入再现作品的主旨,让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同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也会为学生的智能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1、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通过Word, PowerPoint, Flash,视频等手段,将课本上许多知识展示出来。这就使原来比较单一、教条、僵硬的知识,变成了优美的风景人物图片、活泼的美感动画,声色并茂的视频等等。将学生的感觉器官全部调动起来,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视听结合,从而达到认识作品、感悟文学。这样无形中就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出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再不会觉得语文的枯燥、乏味,使学生从厌学到爱学逐步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即可以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鲁迅先生的《故乡》,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我在教学时播放了有关图像和视频,让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品词析句能更好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语言行为的主体——作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通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作者的内心思维和情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理解文字表达的深层含义,品味作者的谴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

据资料统计显示:人们获得的知识20%来自听觉,60%来自视觉。语言文字本身没有图象可直观感受,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画、环境等多重刺激,重组语言材料,配合心理活动,产生感知,形成表象,感受语言的奥妙。再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情境,从而达到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学生在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咱娘俩好好活……”,学生难以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但当哀怨的音乐伴奏传来,略带哭腔,鼻音稍重,低沉的音调响起;看到母子俩相拥在秋叶飘零的画面时,学生情感的闸门便被打开。

4、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时间,拓展空间,让教学立体化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减少了教师板书内容,使每节课的容量加大,同时教学内容也不受时空的限制,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想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

三、走出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人们有目共睹,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这种教学手段,有些知识明明可以直接利用身边的小黑板、录音机、挂图轻而易举就能解决,而他们总是喜欢“舍轻挑重”,即使有现成的教具也视而不见,非得要自制课件授课。这样顾此失彼只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往往事倍功半!同时,大家总是不忘在上好课的同时,借机秀秀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有多高。一会儿是别开生面的彩色图画、一会儿是动听的优美音乐、一会儿是动感十足的FLASH动画。好好的一堂课,结果成了一个杂耍的天堂。学生由于过多的关注课件附带环节,从而分散课件目的,结果就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因此教师在上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注意要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因课因课制宜,不求大求全,切忌为了表现自己驾驭多媒体的能力而不问教学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把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和课文中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因此,教师在自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除了服务于教学本身外,更多的应该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不是短时大量材料的堆积与展示。

诚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我们充分享受某种新生事物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着它带给我们的诸多不足之处。人无完人,金无赤金!只要我们合理的、有度的利用好多媒体这种教学辅助手段,它的功还是大于过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利用这一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学手段,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坚信只要合理正确地使用这一技术,就能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