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论文

数学“问题”让学生快乐成长

【编辑日期:2017/12/31 23:10:41】 【作者:曹村中心校】【来源:www.2222.net】【阅读: 】 【字体:

摘要: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的提问,特别是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视为珍贵的礼物,当作教学高潮的来临,他能帮助教师拓展思维、高速教学、解决问题。常言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活动创新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不是什么人都能搞数学的,学好数学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价值引导就是“会做数学”比“会说数学”更重要,课堂始终以“做数学”为主旋律,教师为不断地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常言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也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多次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讨论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合作、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获得适用为了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

一、主体参与,问题的探究

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果单纯地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可以一听就懂,但其懂的仅仅是知识本身。如果能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从而发现和掌握规律,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闰年的规律”是小学三年级《年、月、日》一课一个小知识点,告诉学生通常年号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不就是一句话?为了使学生透彻的理解,我不但利用提学生的年历卡,让学生从中获得有关年、月、日的一些常识,而且还让学生发现不同的年份——二月份的差异,产生“为什么有的年是平年,有的年是闰年,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再分小组讨论闰年的规律。有的学生发现闰年的年号都是偶数;有的学生从1960年、1964年、1968年都是闰年,提出1972年也是闰年的猜测,有的学生发现三个平年后就有一个闰年:部分学生受本组教材的限制暂时无法发现规律,我就鼓励他们分工派出学生到其他各组收集资料,再回到本组研究,这样一来他们在小组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不但发现了闰年的规律,证实或否定了各自原有的猜想,有的还提出了用“年号除以4”的判断方法。以上不是单调的说教,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规律的发现,其中有信息搜集、有合作学习、有情感体验。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二、交流情感,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拥有快乐、宽松的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容易诱发创新思维,产生新异、独到的问题。试想,学生若总是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同学嘲笑,总是惶惶不安,怎能变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人。

记得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待优生怯怯地举起手,似乎有什么疑问。于是就请他说出来,他轻声地说:“三角形的面积,用底乘高为什么还要除以2呢?”声音虽小,还是被周围的同学听到了,随之是一片哄笑:这还不懂?我敛住微笑,冷静地对大家说:“大家不要笑,课堂是允许出错的,每一位同学不管你心中的疑问多么简单,都请你说出来,如果有不懂,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况且老师心里还有很多疑问呢!”课堂上一片安静,大家似乎都知道错了。接着我说:“谁愿意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个个都喊:“我愿意!我愿意!”刚才提问题的学生笑了。这样有了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学生再也不害怕因为说错或提出的问题简单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了。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被唤醒,不断发展。

三、放飞个性,让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你做过的你记住了,你说过的你却忘记了!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形成还是方法思路的明晰都离不开学生“做数学”的活动。目前许多课堂学生发言热烈,一节课学生都抢着说,有的甚至书本不翻一下,笔不动一下。乍看课堂热热闹闹,课后练习反馈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在课堂上要十分讲究课的节奏,该动眼观察时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动脑思考时就给学生时间安排思考;该动手操作时就给学生空间摆弄;该动笔练习时,就要求学生认真练习。让学生动脑、动手有机结合,使课堂思看结合,说写结合,动静搭配,达到最佳效果,否则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一课时,老师发给学生人手一个“简单的计数器”,在初步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之后,学生动手拨珠,有按要求拨数,边拨边读,同桌互相出题动手训练,使学生对“千位和万位”这两个数位,计数单位及多位数的组成的认识多屏幕的表象性认识到操作演练内化,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前面提到的《分数化小数的规律》一课,学生自主认识了规律以后,在运用规律判断的环节,老师将一系列分数,让学生逐个判断说明理由,站起来回答的同学表达不畅,而听到的同学又极不耐烦,浪费时间,又使大多学生无机会参与,所以采用让学生自己动笔练习,既能写成详细的判断过程,又能人人参与。虽然是一个细小环节的安排,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四、结合实际,挖掘条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想象力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培养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不是让他们纸上谈兵,而是要把想象力运用到实际当中解决问题。想象力的培养往往随着正常的推理,需要我们把数学方法或数学思想教给学生,而不是讲几道题就能完成的事。在小学数学中,有一些经典的题目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培养效果,需要我们认真挖掘,在“授学生以鱼”的基础上“授学生以渔”。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题目:一根杆子长6米,蜗牛白天爬2米,晚上下滑1米,问蜗牛几天才能爬到杆子顶部?初次接触这道题的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6天。当被告知答案错误时,学生往往不理解。其实这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常识外,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想象蜗牛爬杆的情形,特别是最后一天的爬行,让学生想象蜗牛已经爬到杆子顶部,还会滑下来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会。于是问题迎刃而解。因此,在解决一些问题情形上,要让学生明白,必须充分挖掘题目中隐含的各种条件,全力想象实际运作过程中的情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不是就题做题,停留在表面上。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总之,质疑问题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的关键。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问题”伴随孩子踏上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