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论文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日期:2017/12/28 9:38:26】 【作者:胡巍】【来源:www.2222.net】【阅读: 】 【字体: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渗透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现代信息科学发展的主流之一。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信息技术可以使工作过程变得生动、高效。

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具有严谨的知识系统性,链状结构性,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具有独特性、科学性。因此,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一、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量富有情趣的情景,不仅使小学生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某些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更能加深学生记忆。新时期的教师们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努力探寻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的活泼新颖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生活等学习情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可以制作一组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幻灯片。上课开始时老师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总是按绿、黄、红的顺序变化。这时老师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它总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继而讲述:“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循环小数》。”这样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记忆更加深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处理,使数学知识更形象、更直观。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把数学知识由抽象变具体,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如在讲授三年级数学《平移与旋转》一课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先直观地演示平移的过程,让学生跟着数平移的距离,初步感知平移,然后在物体原来的位置用不同颜色标示出物体的一个点或者一条虚线,以这个点或这条虚线作为参照来判断平移以后的距离,并抽象概括出判断平移距离的方法。又如:在求组合图形面积时,用多媒体展示图形的分割、拼摆、割补等会更形象、方便,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3、 现代信息技术能提升练习效果,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数学知识的原生。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还培养了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练习,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扩大信息量,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能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其创造力。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利用多媒体,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操作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4、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凝聚学生注意力。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小学生听课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势在必行。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用好了益处多多,否则将适得其反。

1、滥用信息技术,片面追求多媒体表现形式新颖多样,必将造成课堂的华而不实。

在国培研讨中,有一位教师提出:“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现代化手段就是一节不成功的课。所有的优质课比赛中,没有不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大多数老师都会认为课件用的越花哨,课越成功。难道真的是课件越花哨,课就越成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课堂势在必行,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多媒体表现形式新颖,本来三两句话可以讲明白的问题却用大量多媒体形式来表现,使教学流于形式,造成教学过程的华而不实,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2、 盲目依赖多媒体,完全抛开传统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眼高手低。

盲目依赖多媒体,完全抛开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节课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不论什么内容节节课都用多媒体,忽视常规的教学手段,基本的几何作图也用电脑展示,学生被课件牵着走,这就背离了教学的初衷,造成学生视觉疲劳,不仅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使学生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变得眼高手低。例如:一些几何作图的教学,如果教师不亲手作图教学,而利用电脑技术化,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错觉,认为只有信息技术才能作好,以至于学生“懒得动手”。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化应用

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地结合使用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节节课都用。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一定要清楚数学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地方,恰到好处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我们老师要牢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灵活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的好,能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避免“滥”用信息技术,“盲”用信息技术,要选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点,实现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优化运用。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主次分明,注重实用性,不要追求花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在利用多媒体时,我们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首先考虑的是教学的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画面美观性,不仅要注意画面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搭配等,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画面不要太花哨,否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2、根据数学学科的需求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要保留传统,传承“做”的直观教学,不能丢掉粉笔、黑板及教师的示范作用。

计算机与黑板一样也是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维的东西,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刺激,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或不能科学地利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主要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要让信息技术变成教学的唯一方式。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终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信息技术也无法改变其工具性,服务性。选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优势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去粗求精,协同发挥其教学优化功能,必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跨世纪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