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语文绽放生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一条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有效扩大课堂容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展和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操作性平台,优化了学习过程,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是凭借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授知识,学生听得无聊甚至无奈,而现在有信息技术的运用,老师运用多么媒体,把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集于课堂当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知识掌握的更快了,更加扎实了。例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配以王菲那略带忧伤、凄美的歌声,屏幕上出现了一轮银白的满月,月色如霜,月色如水,清冷的洒向人间,诗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陶醉其中。诗人这种超然物外的达观个性,通过听觉和视觉,让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收到了传统阅读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特点,以及零花多变的使用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展了文本中缺少的画面,通过丰富的表象,不断的打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神话文章的主题。在学习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这篇课文时,我通过网络找到有关圆明园中曾经拥有的瑰宝的图片: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名画,各种奇珍异宝。把这些图片制成幻灯片,在学生细读课文之后,在观看放映,学生欣赏到了皇家园林曾经的辉煌景观,无不惊叹不已。在此基础上回到文本中再读课文,学生理解的更透彻,油然而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学到这儿,话锋一转:可是就是这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这两个强盗洗劫一空。紧接着播放从网上下载的《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曾经辉煌壮观的圆明园是如何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从而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情感体验更为丰富。
二、有效的解读文本
有效的解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传统的阅读教学,通过教师的层层讲解与分析,统一学生的思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教师硬塞给学生所谓教学参考书上的专家的共识。而新课程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信息技术为文本的多元解读搭建了平台。如学习《斑羚飞渡》一文时,课件插入了斑羚飞渡的动画片段:一对对老小斑羚同时快速飞跑,小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正好出现小斑羚的蹄下,小斑羚的四蹄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力一蹬,如踏在跳板上,在空中再次跃起轻巧的到达地面的山峰上,而老斑羚在小斑羚的猛蹬下,笔直的坠落在崖底······在这悲壮、逼真的场景和音乐声中,学生感受到了一次心灵冲击的震撼,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并纷纷举手发言,各自讲述自己不同感受。此时,教师无需多分析,学生对文本便有自己的理解。
三、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能培养和展示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以前旧模式的教学中,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就是课本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着,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这个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的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能较好的整合知识和能力,那么就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所收集信息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的前提和保证。
首先,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周围或媒体等习惯。随时发现信息,及时收集信息。教会学生根据需要和信息的价值、用途等选择整理方式和储存方式。如:图片可以制成幻灯片,文字资料可以通过电脑打印出来,采访录音、录像可以用一些信息技术设备进行处理等。在整理信息后,学生对信息有了一定的感受,还可以进行一些自己的创作。这样即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融知识性与情感性为一体的学科。在课堂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情感性、生动性,有效的营造了课堂情感氛围,再现文本画面,融入情感教育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为儿童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当然信息技术确实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但是我们教师千万不能忽略了对文本的解读,虽然信息技术是老师喜欢用的,学生也是喜闻乐见,但我们一定把握好一个度,要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