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论文

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

谈开卷考试形势下中考历史的有效复习

【编辑日期:2017/12/26 20:22:37】 【作者:苏凤】【来源:www.2222.net】【阅读: 】 【字体:

开卷考试是随着新课改实施而进行的一种评价制度的尝试。在安徽省中考中,历史和思想品德采用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比,中考历史开卷试题更,试题大都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考、分析、理解、应用和综合归纳能力;试题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化,着重考查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的考查。开卷考试模式,避免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大量精力用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注重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相对较轻,但正因如此,一些学生在复习时会产生考试时翻翻书就能找到答案的想法,在历史复习上花费时间和精力过少。然而,由于历史材料分析题、活动与探究题等大部分是开放性试题,答案灵活多样,一些学生因为基础不牢固,不能独立地思考解题方法,在考试时,急于翻书找答案,结果往往或答非所问,或白白浪费了时间,甚至连题目都不能完成。

所以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和了解,学生想在短暂的56分钟内靠查找书本和资料来答好70分的试卷,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度很大。在此情况下,初中历史中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才能真正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谈开卷考试形势下中考历史的有效复习。

一、转变观念,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行开卷考试,有不少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不大(70分),没有必要花较多的时间浪费在上面;还有的学生认为,由于实行 开卷考试, 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可以翻书”……以这些态度进行历史复习和迎接中考,结果肯定是失败的;因为中考是对考生进行知识、能力等全方面的考查,试题必将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首先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要转变思想,摆正观念,认真复习。

二、依,找准复习方向。

即每年的《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就是手中的课本。《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是历史复习和考试命题的根本依据。

中考历史要考查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共6本书的内容,复习时知识量大,时间紧,因此必须仔细研究考试说明,紧紧把握考试方向,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内容,哪些是运用内容,使我们能够突出重点、难点、易混点,有的放矢。所以在复习中,师生要紧扣考试纲要,研读历史教材,逐个考点地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三、抓住根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虽说开卷考试题目灵活,但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在中考中,无论是对基础知识,还是对其他任何一种能力的考查,都立足于教材。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在复习中必须比以往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梳理与巩固。从学生参加中考后反映的情况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在做试卷时,由于每题都翻书,所用时间太长,没有时间去思考能力题目和全面检查试卷,更有甚者,试卷没做完。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复习所学知识呢?

1、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和记忆

实行开卷考试,学生普遍陷入的误区是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一些基本历史知识的记忆,以为能查找资料作答就行,事实上,忽视了基础知识,就难以及时准确查找需要的基础知识,更谈不上理解、运用。

综观安徽省历年历史中考试题,大部分试题重点考查历史基本史实,难度适中。因此,熟悉或记住基本史实,将会大大减少查阅资料的时间,提高做题速度;这样还可以节省出较多的时间,用来思考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因此,放松基础知识的记忆,将十分不利于开卷考试,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学生记忆力的提高,要在理解、运用的过程中设法记住一些基本的知识。因为知识是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作,记忆是掌握知识的基础,一切智慧的源泉,也是理解的基础,分析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记忆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前提,也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相反,缺乏基本知识的记忆,思考、理解、运用将成无米之炊,无水之源,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适当记忆,否则,很难适应开卷考试,成绩也不会理想。当然复习基础知识时,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现在直接问时间、地点、人物的题目已很少见,如果平时在复习中对重要事件做深层次的分析,尽管与试题设问的角度有所不同,学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

2、通过专题复习梳理知识间的联系

专题复习要求把具有同类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重新梳理线索和结构。不是再复习,而是要串连复习的知识点,将它形成一个整体,这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限制,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脉络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如:在复习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这个问题时,学生比较难掌握,复习时可以按照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线索进行专题复习,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应考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3、关注热点以找准考试切入点

关注热点和周年大事是历年中考命题的切入点之一。热点知识具有时代感强、考查频率高等特点,所以对于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社会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影响我们的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和国家利益的问题等都应作为热点加以复习。如刚刚结束的2017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第5题对抗日战争的考查就是结合了20171月教育部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的概念,体现了抗战十四年的要求;16题第(3)问考查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体现了中美关系这一个长效热点;17题第(3)问考查一带一路,体现了一带一路及国际高峰论坛时事热点。通过这些试题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关注现实,要求学生具备历史基础知识去诠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每年的中考试题除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来命题外,还以周年大事为切入点,成为中考命题的侧重点。如2017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第4题考查南昌起义(爆发90周年)、第6题考查一五计划成果(一五计划完成60周年)12题第(1)问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355周年)12题第(3)问考查一国两制(香港回归20周年)16题第(2)问考查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开始实施70周年)16题第(3)问考查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访华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5周年)。中考试题突出对周年大事的考查,也为中考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复习中要关注时政热点和周年大事,联系所学知识,由社会问题回归课本。只有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内所学,课外升华,书本知识才能变,变成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武器,中考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热点问题,我们才能做到处变不惊

四、强化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中考开卷考试,最终要落实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为适应这一需要,各种形式的练习是历史复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形式。模拟考试是锻炼和提高自身水平的好机会,使学生学会在模拟考试中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就要注意审题技巧、解题技巧、答题规范的训练。

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平时必须加强审题能力训练,要做到审清题目的限制成分(时间、地点、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中心语(关键词)、答题要求(说明、论述、据材料概括、列举等)、分值等重要内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对主观题要根据题目要求答题,有的放矢;根据试题所赋分值,有序答题;注意答案格式规范化,要点序号化,内容重点化。

总之,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备考前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提高各种能力,就能轻松应考,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