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督导 > 督导报告

关于2015年 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督导 评估工作的通报

【编辑日期:2016/7/6 8:21:10】 【作者:单位管理员】【来源:www.2222.net】【阅读: 】 【字体:

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2015

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督导

评估工作的通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2015年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继续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督导评估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启动较早,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年初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后,各地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兜底线、补短板、强管理、抓质量,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增加教育投入,均衡配置资源,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加快薄弱环节整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按照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备忘录确定的规划进度,201531个县(市、区)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除六安市裕安区因差异系数不达标未通过国家材料审核外,其余30个县(市、区)均顺利通过了国家督导认定。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5个县(市、区)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含各类开发区),其中70个县区通过了国家督导认定(20136个、201434个、201530个)。我省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县(市、区)的比例为67%,全国为45%,我省同比高出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

从各市情况看,全省16个市有合肥、蚌埠、马鞍山、池州等4市所辖全部县区均已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位居全省之首;芜湖、黄山、淮北、铜陵4市所辖县区国家认定通过率为7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作成效显著;亳州、阜阳、安庆3市所辖县(市、区)国家认定通过率为50%,尚需迎头赶上;淮南、宣城、宿州、滁州、六安5市所辖县区国家认定通过率低于43%,距全省平均水平尚有不小差距。特别要提到的是,合肥、马鞍山市政府及其教育局加强统筹协调,注重引领指导,积极推进所辖县区争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所辖庐江县、博望区、含山县及和县提前一年通过国家督导认定。淮南市政府在财力困难、经济增幅排序全省靠后的情况下,2015年市级财政安排1.2亿元资金专项支持县区均衡发展工作。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全省16个市通过国家认定和省级评估情况见附表12)。

从均衡差异系数看,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综合差异系数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督导评估监测结果显示,全省105个县(市、区)2015年小学、初中均衡综合差异系数均比2013年明显缩小,从2013年的0.56950.5384下降到2014年的0.56620.5113,后又下降到2015年的0.45260.4113。差异系数单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学校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生机比和生均图书册数等重要指标。通过均衡督导评估,有效促进了各地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加大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力度,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均衡程度不断提高。

从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看,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通过国家认定的34个县(市、区)累计投入资金56.9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500多所,新增校舍面积210万平方米,新增学位数12万个,新增标准化实验室近3400个,购置图书1700多万册,添置计算机11万台。2015年通过国家认定的30个县(市、区)累计投入资金71.71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241所,新增校舍面积269.34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运动场地1952个;新增标准化功能教室17690个,新购置图书1201.72万册,新增计算机13.31万台。通过均衡督导评估,这些县区切实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坚持“缩小差距、抬高底部”原则,将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贫困、偏远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各地普遍反映,教育督导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2014年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教育强县评审挂钩,并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纳入到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以来,各地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普遍提高,工作执行力明显增强,全省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差异系数。义务教育均衡综合差异系数是国家均衡督导评估的核心指标,体现的是县域城乡义务教育校际间的差距状况。国家规定的督导评估标准是,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小于等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小于等于0.55。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视为“一票否决”,国家不予认定。

2015年义务教育均衡综合系数初步测算结果显示,已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区两项差异系数均符合规定要求,但有24个县区有一项或两项指标较上年有所扩大,占已通过国家认定县(市、区)总数的1/3左右。具体到单项指标,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3项指标,2015年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平均值均接近或超过0.7,超过国家规定评估标准。国家明确规定:“对于综合差异系数小学大于0.6、初中大于0.5的已认定县予以警示。对认定后连续三年不能达到督导评估办法标准的县,将撤销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近年来,我省先后有合肥市蜀山区、铜陵市郊区、休宁县因差异系数超标先后被教育部约谈、限期整改。为此,已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切不可掉以轻心,要继续把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提升均衡成果上来,防止低水平均衡、甚至不均衡,避免出现被教育部摘牌的情形。

尚未接受国家认定的县区中,颍上、裕安2个县区差异系数分别有一项指标不达标;太湖、临泉、阜南、泗县、霍邱、寿县6个县区差异系数两项指标均不达标。主要原因在于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单项指标数值过大。上述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设施设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补齐各项短板,确保在国家认定前均衡综合差异系数达到规定要求。

尚未通过国家认定县区义务教育均衡综合差异系数见附表3

二是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县域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颁办学基本标准,是国家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对照省颁10项办学基本标准,尚未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区在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机比、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配备6项硬件资源配置方面均存在不小缺口。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底,除谯城和旌德外,有33个县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存在缺口,共缺少140.6万平方米,缺口最大的为临泉和利辛,分别达到17.8万平方米和16.4万平方米;35个县区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均存在缺口,共缺少291.6万平方米,其中缺口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宿松、临泉、太和、阜南、颍上、泗县、霍邱、利辛等8个县,缺口最大的为临泉县和阜南县,分别达到45.6万平方米和41.4万平方米有21个县区生均图书册数存在缺口,缺口合计350.4万本;有23个县区生机比存在缺口,缺口合计 4.4万台;有23个县区实验室配备、15个县区多媒体教室存在一定缺口。此外,在体育运动场地建设(主要是跑道、篮球场和排球场)达标方面,有31个县区还须新征土地12040亩、投入资金24.8亿元才能补齐短板。

三是关于教育投入。国家规定,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一个比例”和“三个增长”有两年不达标的,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行一票否决。投入至关重要。

2013、2014年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分析数据显示,尚未接受国家认定的县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连续两年下降的有12个县区,16个县区单一年度不达标;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连续两年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有11个县区,15个县区单一年度不达标;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连续两年较上年下降的分别有2个和3个县区,单一年度不达标的县区分别有8个和11个;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连续两年较上年下降的有3个县区,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单一年度不达标的分别有9个和11个县区。经费投入不达标的县区要对照督导评估标准,把投入帐算清、算准、算明白,把欠拨的经费尽快追补到位,同时要提供相应的拨款文件、拨款及支出凭证等佐证性资料,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

尚未通过国家认定县区20132014年“一个比例、三个增长”情况见附表45

三、下一步推进工作建议

一是加大统筹,强化政府职责落实。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摆在教育发展重中之重地位,真正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市级政府对所辖县区的均衡发展负有监督、检查、推动、指导的责任,对工作不力、均衡水平滑坡、进展缓慢的县区要通过严格问责,有效传递压力。县级政府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经费投入,舍得拿出真金白银用于均衡发展。要逐校摸清情况,抢抓时间,查缺补漏,补齐短板。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新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均衡发展目标任务的提早实现。

二是多措并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针对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小规模学校、村小和教学点办学条件不高及城市学校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等问题,各地要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以实施全面改薄为重要契机,着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强调“雪中送炭、抬高底部、倾斜薄弱、补齐短板”原则,将各级财政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重点弥补各地各学校办学条件存在的缺口和不足,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要继续探索、创新均衡发展体制机制,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等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是强化督导,保障均衡目标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政策性强、时间长、任务重。各地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按照“管、办、评”分离的要求,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理顺教育行政与教育督导部门的关系,吸收有志于教育督导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专职督学队伍着力建设一支靠得住、干实事、有作为、敢担当、敢较真、敢碰硬、作风正的教育督导队伍,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有效开展。要进一步创新教育督导机制,规范督导评估程序,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复查和激励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深入发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2016年228

    (此件主动公开)

 

注:1.根据2016年国务院对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最新批复,寿县、枞阳分别归属于淮南、铜陵两市;按照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原叶集试验区并入霍邱县接受均衡督导认定,通报涉及县(市、区)未包括新设的叶集区。

2. 通报涉及教育投入数据均采集于20132014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报表。2015年教育经费统计报表数据截至通报发出日止尚未公布。

3.按照国家规定,义务教育均衡综合差异系数最终以教育部测算结果为准。